游客
题文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A.清政府保证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
C.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铁路沿线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那么此民谣应出自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北伐战争期间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

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 B.社会保障 C.人权 D.君主立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