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是
A.农业合作社的兴办 | B.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 |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 B.武昌起义 | C.北伐战争 | D.南昌起义 |
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 D.鸦片贸易合法化 |
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
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A.“扶清灭洋” |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规定割让台湾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