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
“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引文中两部著作反映出的思想基础是()
A.“约定是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 |
B.“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
C.“再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
D.“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 |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法国面世后,引起了法国社会强烈的震荡。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该材料实质上()
A.肯定了卢梭对法国政治的重大贡献 |
B.赞誉了卢梭个人才华 |
C.体现了思想对政治作出的重大影响 |
D.说明社会契约论受到法国社会上层的欢迎 |
启蒙运动时期,某书提出的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这一脍炙人口的理论为历代资产阶级所啧啧称道。该书作者()
A.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反对君主制 |
B.指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
C.认为国家是自由人民订立的社会契约的产物 |
D.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
启蒙运动中一位思想家曾谈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 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这段话所体现的思想是()
A.天赋人权 | B.权力“制约与平衡” |
C.主权在民 | D.社会契约 |
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 |
B.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 |
C.批判了路德背离入文主义精神 |
D.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