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的历代统治者一贯坚持“以农立国”的政策,对工商等所谓“本末倒置”的行为多实行抑制和排斥的政策。由农耕生产方式而生成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大陆文明为主流的文化类型,海洋文明一直处于非主流的文化状态。我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底色仍然是农业文化,把海洋看成是陆地农田的延伸或补充,着重强调了海洋本身的农业价值,而忽略了海洋是开辟市场、进行商贸活动的重要通道。
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海洋文明在我国一直处于非主流状态。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1年以来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

注:2008年以来,受债务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的投资贡献率平均约23%,消费贡献率约75%。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这就需要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请概括表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运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环节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有关举措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国家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政策的正确性。

《国家和国际组织》
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审议批准了2011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中央预算报告。同时,在会议召开期间,人大代表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连线公民,就住房、就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工资收入、教育等百姓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1)材料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__________
(2)请分析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获得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和收视效果,许多国家和地区争相购买其播映权。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成熟表现形式,以精美的画面和温情的语调,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在表现大江南北各色原生态美食及其制作工艺过程的同时,着力展示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让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该片的成功对于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有何启示。
材料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体味中国饮食文化魅力的同时,“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而受讲面子、比阔气的消费陋习等影响,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中央号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要性。
材料三《舌尖上的中国》首次采用高清设备微距拍摄,MV式的镜头和剪辑,BBC范儿的国际化表达方式,充满人性关怀的平民视角,传递出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敬意。这部记录片无论是理念还是手法,都成功地玩儿了把创新。
(3)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材料四网友:看着电视上《舌尖上的中国》里的美食,再想想生活中舌尖上的元素周期表,让我这“吃货”情何以堪!什么时候才能吃得安心啊?
(4)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如何才能让百姓“吃得安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4年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全面署。要求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肉及肉制品、食用油等重点行业综合治理,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要全力保障元旦、春节“两节”和“两会”期间食品安全,严密排查风险隐患,确保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不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根据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调查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网站论坛、手机微博等方式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进行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对于公民的网络监督行为,国家也给予了高度关注。然而,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并非每个公民的民意表达都是趋于理性和真实的建设性言论,网络监督还存在着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攻击诽谤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结合材料,谈谈公民应该如何负责任的行使网络监督权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