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2011年8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融资难(钱荒)”和高成本、高税费等问题。据调查,因为银行收回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较大等原因,规模以下的小企业80%无缘银行信贷,大量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救急,《上海证券报》8月31日报道,当前民间借贷的年利率高达120%。鉴于以上原因,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出现困境。
材料二:2011年7月4日,国家工信部等部委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首次从中小企业中划分出微型企业类别,将微型工业企业界定为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并对微型企业的扶持更加倾斜。广东省政府将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向这部分企业倾斜,鼓励一些发展比较好的个体工商户转登为企业,以使其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怎么样才能使中小企业走出目前的困境?
(2)根据材料二说明,微型企业主要属于什么所有制企业?这种划分并予以扶持有什么经济意义?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请写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莫言“一诺”,让几代中国人“梦”想成真!莫言说“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山东高密市东北乡曾让他经历饥饿、焦虑、精神匮乏,但也让他找到了叙述根基与精神家园。莫言从小接受的“民间叙事教育”——听老人讲故事赋予了他天马行空、古灵精怪的虚构能量。因此,一旦遭遇当年以马尔克斯为首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即折叠变形为颇具东方色彩的“魔幻先锋”。莫言的想像力超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称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途径”的有关知识,说说莫言圆梦“诺奖”给予我们的启示。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这些要求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
请依据材料说明,这些要求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的?
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材料二: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有些是因为当年国家财力不够无法解决。2008年至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改善民生被放在突出的位置。
材料三:扩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1)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有何差距?
(2)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
(3)结合材料,为政府解决“民生欠账”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某市调研小组对该市企业招聘进行调研,企业认为难以招聘到的人员的占比见下图。
材料二:2013年,我国需要安排城镇劳动力有24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技校毕业学生和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加起来近1400万人;还需要继续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约在800万人左右。而我国每年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是1200万人。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
(2)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和每个人实现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紧密相连,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解决就业问题对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