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仅以做大经济总量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的坐标迫切需要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与社会公平的方向位移。
材料一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画卷
稳物价: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
保住房: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收入分配: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就业:中央财政投入42亿元帮和促进就业。
社保: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医改: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
材料二 某市政府在落实民生画卷中稳定物价的要求,对大白菜、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及时打击了不法投机者,维持了物价的稳定。对此,有人认为政府的“限价令”一出台,菜价应声而落,这才是地方政府的应有作为。也有人认为,“限价令”保卫了市民却伤了农民。这时候谁替菜农着想?看看价格日益飞涨的化肥,看看打着滚往上翻的种菜成本,菜价能不涨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请你就如何“促公平惠民生”建言献策。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你对政府出台“蔬菜限价令”的看法。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表: 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

品名
(台)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09年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彩电
89.8
16.9
16.6
48.7
134.8
84
137.5
90.3
冰箱
66.2
5.15
80.1
12.3
90.7
20.1
96.8
24.9
空调
8.1
0.18
30.8
1.32
80.67
6.4
94.8
8.5
电脑
0
0
9.7
0.47
41.52
2.1
53.2
3.14

材料一:“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对一种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2009年2月全国启动家电下乡工程,对购买下乡家电产品的农民按最终销售价格的l3%给予财政补贴。
材料二:某省是家电制造大省,企业众多,产能很大。当前,由于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内需不足,家电企业遇到极大困难。家电下乡对该省家电制造业,无疑是一个巨大商机。
(1)归纳图表中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政府展开“家电下乡”活动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有哪些?
(3)有人认为,占领农村市场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评析这一观点。

群众利益无小事。“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长:2006年不到4万亿元,2010年有望达8万亿元。财政“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分配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民生方面的投入快速增加。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63039.51亿元,同比增长22.4%,而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27.1%,医疗卫生增长29%,均高于财政收入增速,教育方面的支出也不断增长。
(1)财政在民生方面的支出直接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财政收支属于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4分)
(2)结合财政在民生方面支出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些支出是如何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的?(10分)

(22分)近年来,温州的发展出现了落后的趋势,为加快转型发展,温州市委市政府组织考察了天津、唐山,对比“天津速度”、 “唐山效率”,我们发现了自身的差距:
材料一:为什么我们难以扬帆远航?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温州用地紧缺局面难以缓解、人才资源流失加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外迁,民间资金外流,温州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特别是近年来,除了原有的几家大企业,温州基本没有在本土上形成新的有影响力的经济主体。温州单纯依靠仿造、简单作业、人口红利的产业发展方式,使得产业始终徘徊于中低端。
材料二:我拿什么吸引你的目光?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品位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毋庸置疑,温州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但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缺失文化元素,“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体发育了,可脑袋还是小孩子的,很不协调。”
(1)根据材料一、二,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为温州的加快转型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12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10分)

(30分)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
材料一:温州多山靠海,可耕地少,30年来国家对温州投资总额只有5.95亿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在资源贫乏、人多地少、国家投入少、交通不便的不利条件下,温州人凭着“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在经营,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去开拓”的精神,发展小商品、大市场,积累了雄厚的民间资本。2007年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2527亿元,是1978年的191倍。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发展成为经济 强市,与政府的开明政策分不开:一是对经济发展进行科学的战略决策,对发展民营经济采取了宽容和保护的态度;二是开展 “信用温州” 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三是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行为,全面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营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四是提出“文化大市”建设的战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温州发展成为经济强市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简述温州市政府在温州发展中履行的政府职能。(12分)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成就的取得所体现的辩证法道理。(10分)

某班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老师给出了下列表格,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1)图1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图13,分析图12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发生变化的
原因。
甲组同学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尽管具有发展前景,但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同学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注: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是电池。国外专家把电动汽车的发展寄希望于燃料电池。而 中国比亚迪汽车企业则打破常规,将原来自己的手机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技术运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反复实验,开发出比锂电池性能更优异的高铁电池。
(2)结合图表和甲组同学意见,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谋划策。(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