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仅以做大经济总量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的坐标迫切需要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与社会公平的方向位移。
材料一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画卷
稳物价: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
保住房: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收入分配: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就业:中央财政投入42亿元帮和促进就业。
社保: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医改: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
材料二 某市政府在落实民生画卷中稳定物价的要求,对大白菜、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及时打击了不法投机者,维持了物价的稳定。对此,有人认为政府的“限价令”一出台,菜价应声而落,这才是地方政府的应有作为。也有人认为,“限价令”保卫了市民却伤了农民。这时候谁替菜农着想?看看价格日益飞涨的化肥,看看打着滚往上翻的种菜成本,菜价能不涨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请你就如何“促公平惠民生”建言献策。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你对政府出台“蔬菜限价令”的看法。
材料:人类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太空资源对地球的重要意义,各国纷纷发展航天事业,其间充满了坎坷、血泪。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爆炸,7名宇航员殉难蓝天;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号航天飞机在返回途中解体,宇航员全部牺牲。然而人类问鼎苍穹的脚步不会停止,她的奥秘会不断的为人类揭示。为了更好的利用太空资源服务于经济建设,我国航天事业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太空深情相吻,标志着我国已经突破第二阶段,掌握了交汇对接和出舱活动为代表的更深层次的技术,深化了对航天工程的认识,为第三阶段的空间站建立奠定了基础。由于中国航天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掌握太空前沿技术,严格按照“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七字方针,发挥航天精神,把质量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生命,使每次发射试验都真正做到了零故障、零差错、零失误。目前我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前进,基本上没有走弯路。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前进的原因。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有悠久的历史,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都不得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已任,前赴后继、临危不惧、保卫祖国。这种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当前,我们要利用重要的革命纪念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011年2月9日至2月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举办。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目前,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对其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材料二: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1)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材料二甲乙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一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图
材料二 2011年3月15日,上海金融报载文指出,从1997年到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三: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强调说,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1)简要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如识说明应如何改革分配机制实现两个同步
2011年,吉林省坚持好字当头、快在其中,在转变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转变,倾力谋划“十二五”的开篇布局: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重点围绕汽车、化工等支柱优势产业跃升、服务业跨越、现代农业推进、特色资源产业提升、文化产业提速、旅游产业壮大、金融业创新拓展、民营经济腾飞等十大产业计划,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推动、长吉一体化率先带动,东中西部区域联动,城镇乡村共进互动。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吉林的做法对于我们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