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名人故里之争愈演愈烈,不仅是争出生地,连墓地也争。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博士马仪亮认为,这表面上是争名,归根结底还是在争利。短期而言或许对少数地方知名度提高和经济发展有所助益,一旦争到名人故里,将会提高地方知名度,并获得客观的旅游收益。正是这种巨大的经济空间,使得各地乐此不疲,一些地方政府也因此成为这些“文化战”背后的推手。
材料二 从尧王、曹雪芹、李白、墨子的故里之争,到赵云、大乔小乔故里之争,乃至观音、孙悟空,甚至西门庆,从历史名人、神话传说到虚构人物,但凡有些名气,哪怕是臭名昭著的所谓“名人”,都成了被争夺的对象。据日前出版的旅游绿皮书中的不完全统计,有关名人故里的争论,去年短短半年内就达10则之多。
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文化的传承角度简要评析“名人故里”之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十一五”(2006—201O年)期间广东省“节能减排”情况

项目
2008年完成数量
比2007年下降
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
113.59万吨
5.58%
59.4%
二氧化硫排放量
96.36万吨
5.28%
81.5%

注1:根据环保部公布的考核结果显示,2008年广东每万元GDP消耗0.715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9%,全国第二低。
材料二:消费方式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您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就需要植3棵树来抵消。英国22%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由食品产生的,“欧盟”17%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肉类和奶制品。
材料三:2009年8月9日在广州举行的亚洲能源论坛上,广东省政府负责人表示:广东是世界上能源消费量最大的省份,又是能源匮乏的地区,是未来亚洲地区新能源产业潜力最大的地区。广东下一步将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进一步提高我省清洁能源利用比重。目前,在建风电总装机容量约100万千瓦,到2020年全省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400万千瓦。
阅读材料,同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广东省“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你觉得消费者和企业在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可有哪些作为?
(3)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实现我省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艺术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世所罕见。自20世纪50年代起,新疆各种演出团体不断跨越天山,走向大江南北、世界各地,使以木卡姆艺术为代表的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熠熠生辉。也正因为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才显得雍容磊落、气象万千。
材料二:2 009年8月25日,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生的沧桑巨变,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暴力犯罪。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利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就能实现民族的大团结”,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材料二:目前,世博会的筹办工作已处于全面临战状态。上海正在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会:上海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世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筹办世博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2009年度立法计划落实工作会议,其中服务世博方面的项目就有7件,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控制公共场所吸烟条例的制定等。上海市政府各部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花大力气解决困扰上海城市多年的疑难顽症。上海市民认同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百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上海市宝山区民族宗教界召开迎世博动员大会,要求全区民族宗教界充分认识办好世博会的重要意义。
(1)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分析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上海各界该如何“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
美妙乐章”?

材料一山东省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比重
50以上
49.6
41.4
40.6
40.2

注:2003—2007年山东农村居民收入不到城镇居民收入的1/3,
材料二:2003—2007年山东省居民消费率情况(%)

年份
2003
20047
2005
2006
2007
消费率
54
54.3
53.7
51.8
49

注:消费率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据世界银行数据,1990年以来,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世界平均在77%—79%,2007年山东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37%,全国是39.2%。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问题。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材料三: 2009年中央政府出台的扶持“三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政策措施1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其中,用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的财政资金将达到1330亿元。
政策措施2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
政策措施3
在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乡镇卫生院建设;着手实施农民60岁以后即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的政策。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为此,某校高三学生围绕着6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了探究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材料,并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走访小王家后整理的记录

年份
全年家庭收入(元)
全年家庭支出(元)
工资收入
其他收入
食品支出
其他支出
1956年
50元
0
40元
10元
1978年
500元
0
300元
200元
2008年
50000元
20000元
20000元
50000元

注:其他收入主要是指购买股票、个体劳动者经营收入等。
(1)通过小王一家经济状况的变化,你能发现哪些经济信息?
材料二 2003—2008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年份
财政收入
同比增长
2003年
21691亿元
14.7%
2004年
26396.47亿元
21.6%
2005年
31649.29亿元
19.9%
2006年
39373.2亿元
24.4%
2007年
51304亿元
32.4%


材料三 2003—2007中国政府致力于改善民生


全国财政
用于教育支出累计
2.43万亿
用于医疗卫生支出累计
6294亿元
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累计
1.95万亿

(2)阅读上述两则材料,说明材料2和材料3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四:大家在探讨建国六十周年伟大成就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导中国人走上了康庄大道。60年间,中国犯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但更多的是体验了收复港澳的快慰,三峡工程建设的壮观,神舟载人飞船升天的壮举,奥运会的圆满成功……60年辉煌成就有力地证明,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社会的旧貌换新颜,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缔造了一个新时代。只要我们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下个60年会越来越美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