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若波的传播速度为2 m/s,此时质点P向y轴正方向振动,P、Q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相距一个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沿![]() |
B.质点P在一个周期内的路程为10 cm |
C.t=0.1 s,质点Q和P的振动方向相反 |
D.t=0.15 s,质点P向y轴负方向振动 |
如右图所示,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弹簧振子,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开始时,振子被拉到平衡位置O的右侧A处,此时拉力大小为F,然后轻轻释放振子,振子从初速度为零的状态开始向左运动,经过时间t后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O处,此时振子的速度为v,则在这个过程中振子的平均速度为( )
A.0 |
B.v/2 |
C.F/(kt) |
D.不为零的某值,但由题设条件无法求出 |
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
A.2200 | B.2000 | C.1200 | D.2400 |
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题19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所示:
色光光子 能量范围 ( ![]() |
红 |
橙 |
黄 |
绿 |
蓝—靛 |
紫 |
1.61--2.00 |
2.00—2.07 |
2.07—2.14 |
2.14—2.53 |
2.53—2.76 |
2.76—3.10 |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
A,红、蓝—靛
B,黄、绿
C,红、紫
D,蓝—靛、紫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
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6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个这种元素的原子,经过6天后还有5个没有发生衰变 |
B.当环境温度升高的时候,其半衰期缩短 |
C.这种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时候,其半衰期不变 |
D.半衰期有原子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