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
B. |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 3,其中含溶质24克 |
C. |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
D. |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氧化铜、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可能是碳酸钠 |
B.乙一定是氧化铜 |
C.丙与丁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
D.甲、丙、丁中两两之间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
|
A |
HCl气体 |
CO2气体 |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NaOH固体 |
Na2CO3固体 |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
C |
Cu(NO3)2溶液 |
AgNO3溶液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D |
Fe |
Cu |
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得到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a点到b点溶液中盐酸的量不断增大 |
B.a点时溶液中溶质只含有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
C.b点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所得溶液 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
D.b点到c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此时所得溶液的PH值越来越小 |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组是
A.NO3—、Fe3+、Na+、OH— | B.Cl—、K+、SO42—、Ba2+ |
C.K+、SO42—、Na+、NO3— | D.Ca2+、Cl—、CO32—、Na+ |
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可以改变面粉外观,却能破坏面粉中叶酸等微量营养素,增加人的肝脏负担,过氧化苯甲酰的分子式为C14H10O4。下列关于过氧化苯甲酰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比苯甲酰由三种元素组成 |
B.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C.过氧化苯甲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42 |
D.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