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
郎士元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
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陶令门前菊,馀花可赠君。
【注】①盩厔县:即周至县,在陕西省。
曾有人评价这首诗“工于发端”,请你简述对此的理解。
颈联“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赏析之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从军行

(唐)崔国辅

塞北胡宿下,营州索兵救。

夜里倫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寒月,阵色明如昼。

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注】①营州:唐代州名,北接契丹。の偷道行:秘密行军,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对仗的情况看,本诗不是一首律诗。

R.从诗歌的内容看,本诗是一首边塞诗。

C."将军马亦瘦"句写粮草耗尽而战马变瘦。

D."刀光照寒月"句写刀光与月光交相辉映。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慷慨激昂 B.清新流畅 C.深沉含蓄 D.刚劲凝练

(3)扣住"传闻"二字,赏析"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两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寄和州刘使君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C.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D.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E.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 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赏析"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