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若上图所示曲线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a、b、c三处岩石年龄关系为a=c>b,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剖面处是向斜构造 | B.剖面处为背斜构造 |
C.一般中午时d处气压略高于a处 | D.深夜c处常吹山风 |
若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a、c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某日a、c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且一年中a、c两点有重合于b点的现象。则一年中b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A.23° | B.43° | C.47° | D.57° |
某日后,若a点位置向东接近b点,则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 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 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
2009年2月1日到5日,一股强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席卷全国,如下图所示。中央气象台及相关省市气象台连续发布寒潮警报。结合下图,回答3—4题。图中A、B两地纬度相同,降温幅度却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的差异 B.地形的差异
C.洋流的影响 D.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不同有关此次寒潮及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蒙古的西部地区降温辐度比东部地区大 |
B.我国南方地区降温辐度比北方地区小 |
C.寒潮的产生主要是由快行冷锋造成的 |
D.寒潮可能会带来的大雪、冻雨和狂风等天气 |
读“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①岩体的形成年代早于②岩体 |
B.图b中,④岩体的形成年代早于⑤岩体 |
C.图a中,③最有可能为岩浆岩 |
D.图b中,⑥最有可能为变质岩 |
右图中涂黑的部分表示极夜,阴影部分为1日,其余部分为2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60°E) |
B.此时图中昏线为①线 |
C.此时图中晨线为②线 |
D.此季节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
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
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
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
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已被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干线。待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烟台将出现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的大汇合。烟台人不久就能痛饮长江、黄河水。读图,回答8~9题。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降水最丰富的区域人口和城市最密集 |
B.自西向东输水的原因是降水西多东少 |
C.调水工程建成后,会加重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
D.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繁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在每年冬季的11、12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较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
B.冬季黄河含沙量降低,水量大 |
C.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
D.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