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在“神九”突破和掌握了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神十”重点转向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并进行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系统。 这些成就
①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界和变革社会规律的能力
②丰富了人类认识和开发宇宙空间的梦想和实践
③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以及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④说明了意识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又一部红色文艺精品,获得第四届CCTV电视剧群英汇“最佳热播剧奖”和“最高收视率奖”。《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地展现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这一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这表明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11年1月5日,人民网载文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枫泾一带的农民受民族、民间传统造型艺术的启发,开始把民间印染、刺绣、木雕、灶壁画等古老艺术运用到绘画中,逐渐形成了今日的金山农民画。这体现了
①我们不能离开传统去空谈文化创新②推进文化发展应面向世界,海纳百川,博采众长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先进的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开始。《周易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同心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涵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文化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多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