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材料二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断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断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上述要求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启示。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理由。
(3)我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外交,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努力寻求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结合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阐释我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针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和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
材料二: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1)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说明设立示范区的重大现实意义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化图
材料二 2010年7月13日,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按照该规定,在重要商品的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可能对人民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时,针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会大幅度提高。
材料三 2010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0年l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全面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专家指出,在物价屡创新高的当口,央行连续动用准备金率,这其中也有控制物价上涨的目的。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引起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国家提高对价格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原因。
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十分重视物价上涨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和平解放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生产总值达到4203亿元,比1978年增长19.6倍,是1952年的85.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3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3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33.5和28.4倍。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考察工作时强调,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从经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新疆发生历史巨变的原因。(12分)
材料19亿人口,6万亿美元经济规模,7 000多个产品零关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对双方都具有战略性意义。中国和东盟在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实现双赢;而且对推动整个东亚区域合作,乃至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8分)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是如何体现部分与整体关系的?(8分)
(3)试从国家利益的角度,阐述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原因。(6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材料一全会指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为什么要对党内存在的问题引起警醒并抓紧解决。(6分)
(2)材料二全会认为,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知识,谈谈党应该如何加强自身建设。(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