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外媒体的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 “打铁还需自身硬”,表明了党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大后的一个月里,十多位官员受到查处,其中不少是被网络举报的。网络反腐彰显了强大威力,网络反腐热潮正改变着中国的反腐格局。网络反腐( )
①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②已成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主体形式
③是通过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④可以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② |
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由“雾”到“雾霾”,“雾”的意象被彻底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
B.“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C.“雾“意象的变化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
D.“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 |
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未成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
①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亚里士多德从人的自然发展角度,即从人由身体、情感到理性的自然发展过程来思考教育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即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包括体力、智力、能力,也包括人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来思考教育问题。两者虽有不同,但都基于对教育对象——人的尊重。他们思考的角度表明
A.教育应该反映客观世界 | B.教育应该解释客观世界 |
C.教育应该推动客观世界发展 | D.教育应该改造客观世界 |
还记得上海世博会仿佛刺猬的英国馆吗?馆内藏有6万粒种子。也有人说它像蒲公英,反正就是不像我们常见的建筑。那种种子圣殿,出自英国青年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之手。他说他不是在建房子,而是在种房子,建筑可以像植物一样是活的,在花园中绽放笑容。“种”这个动词诠释了
A.意识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 |
B.意识是受制于客观物质条件的主观形式 |
C.意识能够准确认识事物生动丰富的外表现象 |
D.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 |
周恩来总理曾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真理是人们
A.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 B.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 |
C.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 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