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0日的获奖感言里,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他没有用处……”“文学无用论”致辞富有哲理,耐人寻味。以急功近利心态观察,文学是“无用”,从“风物长宜放眼量”考虑,文学“有大用”。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文学艺术( )
①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展现了—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3年7月10日,新闻出版总署公布《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总体要求下,新闻出版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6635.3亿元,较上年增长14.2%;增加值4617.0亿元,较上年增长14.8%。这表明
A.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
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④ |
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斯密正确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②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③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价值决定的
④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如果A、B两国都只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与分工之前相比,A、B两国生产的产品总量()
A.小麦增加8蒲式耳、布增加16码 B.小麦增加20蒲式耳、布增加4码
C.小麦增加16蒲式耳、布增加4码 D.小麦增加14蒲式耳、布增加8码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力争用2~3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更好地为全国改革开放服务。这一做法体现了()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 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