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1所示,电场中有A、B两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
B.若将一个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则该电荷一定为负电荷
C.一个负电荷处于A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处于B点的电势能
D.若将一个正电荷由A点释放,该电荷将在电场中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距离为d,用导线、电键K与一个n匝的线圈连接,线圈置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均匀变化的磁场中。两板间放一台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表面绝缘,在其上表面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电键K闭合前传感器上有示数,电键K闭合后传感器上的示数变为原来的一半。则线圈中磁场的变化情况和磁通量变化率分别是
在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的空间中取正交坐标系Oxyz(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已知电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场强大小为E;磁场方向沿z轴正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重力加速度为g。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微粒从原点以速度v出发。关于它在这一空间的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能沿x轴做匀速运动 |
B.一定沿y轴做匀速运动 |
C.可能沿y轴做匀速运动 |
D.可能沿z轴做匀速运动 |
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交流电压的图象。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0∶1,原线圈电路中电流为1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输出端的交流电频率为100Hz |
B.变压器输出端的电流为10![]() |
C.变压器输出端电压为22V |
D.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200![]() |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6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a、b、c为该α粒子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的三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点的电场强度的关系为Eb<Ea=Ec |
B.三点的电势的高低的关系为φb<φa=φc |
C.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D.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