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为了测量某电流表的内阻(量程为50mA,内阻约10Ω),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直流电压表(0~3V,内阻约6kΩ)
B定值电阻R1(5.0Ω 1A)
C定值电阻R2(50.0Ω 0.1A)
D滑动变阻器R(0~5Ω 2A)
E直流电源E(3V,内阻很小)
F导线、电键若干
⑴实验中定值电阻R0应选用 (选填“R1”或“R2”);
⑵在如图虚线框内将实验电路原理图画完整;
⑶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出7组对应的数据(见下表):
请在图示坐标中描点作出U-I图线.由图象可知,表中第 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此电流表的电阻为 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填电源种类)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电源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
多用电表表头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
(1)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a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_;
(2)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b箭头所示, 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
(3)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c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
(4)无论用多用电表进行何种测量(限于直流),电流都应该从______色表笔流出,从______色表笔流入电表.
(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 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____mm;(2)如图乙,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____ mm.
如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3分)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
-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
与m应成________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①(1分)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4分)图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⑴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像分别为图中的直线Ⅰ和直线Ⅱ,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
⑵如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1、2、3、4、5都为记数点,其中x1=1.41cm,x2=1.91cm,x3=2.39cm,x4=2.91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