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葡萄糖可与5mol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
| B.油脂氢化、氨基酸形成多肽、蛋白质水解都属于取代反应 |
| C.可用碘水和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麦芽糖和淀粉三种物质 |
D.乙二醇、甲醛、α-羟基丙酸( )都可发生缩聚反应 |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往容积一定的容器中再通入O2,可以加快反应2SO2+O2 2SO3的反应速率 |
|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
C.对于C(s)+H2O(g) CO(g)+H2(g)的反应,加入固体炭,反应速率加快 |
| D.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锌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
|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
|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
|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 B.金属性:甲>丙 |
| C.原子半径: 丙<丁<戊 |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B.A、B、C的浓度相等
C.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CTV-1《焦点访谈》栏目中曾报道“铊中毒事件”,铊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铊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其中“6s26p1”表示铊原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下列有关卡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铊的元素符号为Tl | B.铊原子的中子数为204 |
| C.铊位于第六周期ⅢA族 | D.铊的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