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所见部分不同纬线的长度,叙述正确的是()

A.①线是②线的1/2 B.②线比③线长
C.③线比④线长 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

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249米 B.250米 C.349米 D.350米

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

读“我国某高原地貌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为解决农业用水、人畜用水问题,广泛采用“小水窖工程”,其主要原因是()

A.地表径流少 B.降水变率小
C.蒸发旺盛 D.年降水少

该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流水堆积 B.流水侵蚀
C.水平挤压 D.风力堆积

我国反映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下列题。
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谚语⑤中的山最有可能的是()

A.天山 B.南岭 C.巫山 D.秦岭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甲所在的地形区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摸化
C.次生盐碱化 D.沙尘暴

京杭运河在M,N两处的流向是()

A.均向北 B.均向南
C.M向北,N向南 D.M向南,N向

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