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a和珠江三角洲b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2010年重点监测区域不同用途地价增长率比较


材料三:经济密度是指在有限城市空间里,通过产业升级、高端服务业发展,增强对全球要素的集聚能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下表为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情况。
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情况表

(1)材料一图中虚线为晨线,此时珠江三角洲昼夜长短关系是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是由于                作用形成的。
(2)从材料二分析,2010年                      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最高。
(3)从材料三分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判断的理由是                                  
(4)能源问题是制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缓解这两个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主要开源措施有哪些?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西地理简图

材料二下图为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

材料三巴西1950~1980年30年间的城市化水平增幅很大,相同增幅的发达国家多花了20年才实现,这一城市化增幅内,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2.5倍,而巴西只增加了0.6倍。到了2000年,巴西城市化水平达到8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46%。
(1)材料一图中L1洋流的性质为流,该国首都巴西利亚的典型植被是。亚马孙河流量大,水流平稳,但航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流域内
(2)巴西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国土的部,与西欧相比,巴西发展农业的最大自然优势是
(3)分析材料二,1989~2006年巴西利亚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主要原因是土地利用中的面积大量减少,面积增加。
(4)材料三中1950~1980年30年间巴西城市化水平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种现象会对城市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011年10月26日,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标志着该工程进入主体建设阶段。它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拉萨河流域图(左图)及拉萨城市空间规划图(右图)

材料二拉萨水文站河流水文特征值表

多年平均流量(m3/s)
最大洪峰流量m3/s
最枯流量
m3/s
年降水量
(mm)
年平均气温
(°C)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288
2830
8.95
457
7.5
0.098


材料三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下图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1)拉萨河的水源主要补给类型是补给和补给;该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循环。
(2)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的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小的是;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拉萨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空间形态呈状,影响其空间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4)简述旁多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拉萨市产生的有利影响。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读有关尼罗河的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主要支流有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等。下图为尼罗河地理位置简图及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尼罗河径流量构成示意图

(1)尼罗河上游流量巨大,下游则流量较小,分析其原因。
(2)概述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疆地区的甲城市于1958年建市,2007年人口增至近50万人,人均GDP已跃居新疆第一位,并于当年开工建设引水工程。图A示意新疆北部及其周边区域,图B为甲城市气候资料,图C示意甲城市附近某地典型地貌景观:

(1)从气候的角度简析甲城市附近该典型地貌的形成条件。
(2)分析甲城市兴建引水工程的地理原因。

下面左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结合图示说出水循环的意义。
(2)结合图示水循环环节,分析说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右图等水位线特征说明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4)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