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此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2)铜片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3)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1)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的思维方式之一。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微粒的(填字母序号)有密切关系。
A.最外层电子数 | B.内层电子数 | C.电子层数 | D.核电荷数 |
②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2)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cm3),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为:
①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需6%的氯化钠溶液mL(计算的依据是),水g。
②量取;
③;
④装瓶、贴标签。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选填字母)。
(3)若用A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室里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发生装置选择下图F,收集装置选择下图G。
①与B装置相比,选用F作为氢气发生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②G装置若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端(选填“a”或“b”,下同)通入;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瓶中先装满水,氢气应从端通入。
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 B.微粒质量发生变化 |
C.变成了新微粒 | D.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 |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关闭A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若用A、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用B、D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D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若用B、E装置制取氧气,当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导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
①;②。
(4)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氨气水溶液称为氨水,当你选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化合物来制取氨气时,你认为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应选择(填字母),原因是。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中有很多注意事项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注入盛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②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先,制取气体时,第一步应先。
③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步骤为,量取水时仰视刻度,造成配制浓度。(填“偏大”、“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