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人颜冋“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的这种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历来为文人所称赏。 |
B.截至2012年9月底,匹克公司在中国的零隹网点大幅减少,而在经营效益下滑 的情况下,老股东大幅减持,更无异于釜底抽薪。 |
C.赵本山的小品作为一种讽喻艺术,天生就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一种代表下层民 众情趣和社会正义感的艺术表达形式。 |
D.电视剧《兵王》的主角沈笑,曾经玩世不恭,经常违背上级的命令,头角峥嵘, 但经过一番磨练之后,竞然成长为一代兵王。 |
把下列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匠心之意是让你尽量透过廊、窗取景,抬眼时便是一幅图画。
②墙为纸、物为墨,随风摇曳,影布墙上。
③这个园子多回廊,亭堂又多窗。
④窗外常是粉墙,窗与墙之间或植竹数竿,或插梅一枝。
⑤且天生的艳红翠绿,这是任何丹青高手所不能企及的。
答:()()()()()
给下面一段文字的结尾选择一个恰当的句子。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邹与鲁讧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③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⑥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
[注]①讧;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害。⑥尤:责备、归罪。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子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
B.不得与从事。 |
C.下流多谤议。 |
D.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 |
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
B.而子迁适使反。 |
C.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
D.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