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移向两极时,下列几种酶最活跃的是( )
A.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 | B.解旋酶和淀粉合成酶 |
C.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 D.ATP水解酶和ATP合成酶 |
下图表示培养液中K+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未达到饱和及能量充足 |
B.曲线bc、fg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的数量有限 |
C.曲线cd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K+过多而大量排出 |
D.e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吸收K+ |
下面对菌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 |
B.霉菌等在面包上生长形成的不同颜色的斑块即为菌落 |
C.噬菌体能使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裂解,菌落变得透明 |
D.肉眼可见的菌落是由许多种细菌大量繁殖而成的 |
2004年7月份,中央电视台报道美国一生化制药厂,试制了一种对炭疽杆菌细胞壁有分解转化作用的酶制品。该制品所分解的物质是
A.DNA和RNA |
B.DNA和蛋白质的化合物 |
C.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 |
D.糖类与蛋白质的化合物 |
关于微生物营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以NH3或NO2-为氮源的,都是自养型微生物 |
B.固氮微生物能以N2为氮源,因此不能利用NH3或NH4+ |
C.能以CO2或HCO3-为碳源的,都是自养型微生物 |
D.硝化细菌以NH3或NO2-为氮源,又必须以有机物为能源 |
根瘤菌、圆褐固氮菌、硝化细菌都与氮循环有关,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A.新陈代谢类型是需氧异养型 |
B.基因编码区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 |
C.所需能量由自身的线粒体提供 |
D.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