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于危险化学用品柜中妥善保管 |
B.取10 mL该硫酸于烧杯中,再加等体积的水,可配得49%的硫酸 |
C.配制200mL4.6 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 |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9.2 mol·L-1 |
下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 B.a为阳极、b为阴极 |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
某反应2AB(g) 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ΔS应为()
A.ΔH<0,ΔS>0 | B.ΔH <0,ΔS<0 | C.ΔH>0,ΔS>0 | D.ΔH>0,ΔS<0 |
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 + H2O ="CO" + H2 ; ΔH=+131.3KJ·mol—1 |
B.C(s)+ H2O(g) ="CO(g)" + H2(g) ; ΔH=+10.94KJ·mol—1 |
C.C(s)+ H2O(l) ="CO(g)" + H2(g) ; ΔH=+131.3KJ·mol—1 |
D.C(s)+ H2O(g) =CO(g) + H2(g) ; ΔH=+131.3KJ·mol—1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一定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B.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种α—氨基酸 |
C.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都是醛 |
D.取淀粉和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未发现银镜生成,证明淀粉尚未水解 |
中草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每个折点表示一个碳原子,氢原子未画出),具有抗菌作用。若1mol七叶树内酯分别与浓溴水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的Br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2molBr2、2molNaOH | B.2molBr2、3molNaOH |
C.3molBr2、4molNaOH | D.4molBr2、4molNa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