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 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凋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
阅读辛弃疾的《摸鱼儿》,完成后面问题。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位!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目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千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作“峨眉”(美貌女性)遭妒。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
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
A.设问借代 | B.设问比拟 | C.夸张比拟 | D.夸张借代 |
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
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韩元吉①
觥船②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似梦中。
落纸云烟③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④。
注:①韩元吉,宋南渡后寓居上饶(今属江西),官至吏部尚书。②觥船:此处指载酒船以觥引酒。③落纸云烟:指文章写得好。④凌风,指凌风亭。本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相 见 欢
蔡松年
九日种菊西岩,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炬,风泉悲鸣,炉香蓊于岩穴。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之。
云闲晚溜①琅琅。泛炉香。一段斜川②松菊,瘦而芳。
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③人物,两相忘。
[注] ①溜:水流。 ②斜川:晋陶渊明曾“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并作诗记之。③清商:即商声,古时五音之一,其声凄清,故称“清商”。这首小令写景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所描绘的意境有什么特点?
你认为诗中的人物应是怎样的身份?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手法?
有人说诗中的"闲"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全诗表现“凄凉”之情,试简析颈联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