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科普作品往往是集科学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其语言生动形象。请仿照这种语言风格,以“水”为对象写一段说明性文字。
要求:
⑴有一处用“虽然……但是……”或“时而…….时而……”的句式过渡。
⑵使用打比方、拟人两种手法。
⑶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生动、简明、得体;
⑷不少于2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2012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城乡 |
地区 |
||||
城镇 |
农村 |
某省南部 |
某省中部 |
某省北部 |
|
人均收入(元) |
20552 |
8004 |
7623 |
5836 |
3606 |
增长率(%) |
10.5 |
9.4 |
8.9 |
11.7 |
12.7 |
注:2012年,该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根据以上数据,请你写出三点结论。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的含意,不超过30个字。
当邦迪亚上校面对行刑枪队时,他便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曾叱咤风云的李斯在被腰斩前,对其子慨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下面是2007年上海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标,名为“眼神”。 请描述会标的画面,并根据下面的注释,模仿示例,从健全人或社会的角度写出会标的寓意。
注释:成立于l968年的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委员会是为全世界智障人士提供体育训练和比赛的国际组织。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她是按奥林匹克模式举办的面向全世界有各种学习障碍的儿童和成年人的群众性运动会。其格言是:勇敢尝试、争取胜利。其精神是:技能、勇气、分享以及超越国家、政治、性别、年龄、种族、宗教的界限带来的快乐。其目标是:使智障人士有机会成为对社会有用、被社会认可和尊重的公民。
示例:这是一个祈盼的眼神:当那些智障的生命睁开双眼,来到这个世界,他们祈盼母亲慈祥的眼神;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他们祈盼人们鼓励和帮助的眼神;当他们走向社会时,他们祈盼的是整个社会“平等、接受、包容”的眼神。
下面是一位二年级的小学生写的题为“原谅”的小诗,请用散文的语言描述诗中情景,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但不能与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字数不超过80字。
春天来了/我去小溪边砸冰/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直淌眼泪/到了花开的时候/它把这些事儿忘了/真正原谅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