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的八大菜系各有其特点和渊源,湘菜以辣菜著称,闽菜以海鲜见长,且各菜系相互借鉴,如浙菜系善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其一大特色。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和陶瓷餐具等,不仅影响周边国家,而且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色、香、味、型外更讲究科学和营养,并产生了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等。如今吃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吃的是美食,品的是文化,收获的不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愉悦和丰盈。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1)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提出建议。
(3)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任何文化都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实体部分则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前者是文化之“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后者是文化之“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依托,决定着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运用《生活与哲学》“意识”的有关知识,谈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什么要重视“魂”的建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总是在动荡中前行的。受埃及、突尼斯影响,利比亚、叙利亚、伊朗等北非和中东多国近来政局动荡,引发大规模暴动和骚乱。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腐败、贫困问题、经济衰退、民族矛盾、宗教问题、美国重塑中东亲美阵营等。
材料二:受世界一些国家政治动荡及欧债危机等影响,2012年我国面临外需不足、内需不振,结构调整等经济环境,2012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我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7.5%,这是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温总理用五个“真正”来解释高低经济增速的目的:“真正使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增长,真正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摆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污染环境,走上一条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道路,真正使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惠及民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保持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对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主动降速进行分析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五个“真正”是如何落关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手机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通讯工具。1990年,中国手机用户仅有18万户,2011年中国手机用户已经突破8.89亿。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也蜂拥而上,出现了巨大的手机供应市场。手机供销商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使手机售价大幅下滑,我们熟悉的同种品牌的手机从几千元的价格降到了几百元,手机价格对老百姓越来越具有亲和力。
(1)结合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请你说说手机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2)面对激烈的价格战,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手机生产企业应该怎么办?
就人民币汇率问题,甲乙两人发表了如下言论:
甲说:“如果现在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咱口袋里的人民币就值钱了,出国也神气多了。”
乙说:“如果现在大幅度升值,恐怕你还没出国,就失业了。”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材料二: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1)结合材料一: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结合材料二:试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