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用工荒”、“招工难”已成为常见现象。“用工荒”,不单单是一个数量问题,本质上是结构性问题,是技能型农民工短缺同企业需要的矛盾以及工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企业待遇之间的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用工荒”的原因有:一是经济回稳向好导致用工量增加;二是企业需求和待业群体在专业上不吻合;三是工人自觉维护利益的意识增强,也在为最低工资而挑选。但是从总体上并没有改变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破解用工难题,既要满足企业合理用工的需求,又要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请运用经济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破解用工难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言书诞生记:
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从4月24日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到11月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稿起草工作历经了整整200个日夜。80余次分组会议,2564条意见和建议,从9月初《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前后反馈意见的吸收率超过40%;增写、改写、文字精简等修改共539处;覆盖114个单位,8个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1120多条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 《决定》涵盖了15个领域、60条、300多项改革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变,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词之别,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
(1)请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决定》的诞生记。
(2)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决定》重大变化的哲学依据。
(3)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怎样落实好《决定》中事关民生的改革举措。

党的十八大为中华民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国梦”。某校高三(3)班学生以“实现梦想”为主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搜集信息,进行深入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幸福生活之梦】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幸福之梦。甲说:“幸福不幸福,要看钱袋子。”乙说:“拥有称心的工作就是幸福。”丙说:“物价适宜加放心餐桌就是幸福。”丁说:“优美的环境加医疗保障就是幸福。”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政府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以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之梦。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创造条件以实现中国人期盼的“幸福生活之梦”。
材料二 【文化强国之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此,必须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高三(3)班学生在关于如何建设文化强国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第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二.弘扬“仁”、“义”等传统道德,并赋予其时代精神;第三.使世界各个国家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第四.作为个人,3班学生认为应全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实现文化强国之梦做法的重要性。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51年法、意、西德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它改变了不触及国家主权的松散的合作方式,而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机构,有权决定煤钢生产的价格、原料的分配,对违反规章的企业进行处罚。后来荷兰等国提议将联合扩大到电力、原子能、交通等领域,几经磋商,到1957年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能源价格改革为什么要坚持市场化方向。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公众热议“家风”,有对隐约有些模糊了的文化传统的追思,也有在新语境下如何重新定义家风的追问。
观点一家风是指传统家庭的传统道德,有些传统道德并不一定适合现代家庭,如过去传统家庭的家风都强调尊卑、等级,要求家庭的晚辈无条件的服从长辈,这些理念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平等、民主是相悖的。所以,家风也要与时俱进。
观点二千百种的家风固然有千百种表述方式,但骨子里却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家风渐止于身教言传,所以,现代家庭有必要重塑家风、传承家风。
请选择一种观点,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其合理性。

大数据(big data),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大数据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战略,以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探索世界本质、把握思维奥妙”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战略?
材料二大数据最厉害之处在于对即时数据的掌握,透过数据你所看到的不是过去发生的事,而是此刻正在发生的事,大数据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根据示例,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下列企业在大数据时代获得成功的奥秘。

案例
《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示例:淘宝网上一家小型化妆品电商收集网络顾客对一些品牌
的搜索数量,以此作为是否进货的重要依据,实现利润翻番。
科学预测商品需求,调节
生产要素和商品供给,实
现供销畅通
案例一:亚马逊基于客户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购买行为,如客户的
购物车中所收藏的商品、客户喜欢的商品、其它用户浏览或购买
的商品等大数据分析给客户个性化推荐建议或广告,实现了销
售额巨大增长。
①请勿在此处答题
案例二:农夫山泉综合各地需求、高速公路收费状况、道路等级、
天气季节、配送中心辐射半径、不同市场的售价、各地人力成本、
甚至突发性的需求等大数据进行配送,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约物
流成本。
②请勿在此处答题
案例三:福特公司在汽车上添加大量传感器和处理器,车内信
息、车辆与手机之间的通信信息及车辆之间的通信信息都会生
成数据,通过海量加工数据,福特成功聚合了客户反馈信息,不
断探索最佳工艺,设计新产品,提升业绩。
③请勿在此处答题

材料三大数据是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党和政府了解世情、掌握国情、把握规律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使精准感知,正确决策、高效服务成为可能,党和政府应该具备大数据思维,运用好大数据,这对形成多元互动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如何通过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材料四大数据为人们提供极大便利,但在大数据挖掘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安全及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诸如缺乏相应法律保障,政策监管存在漏洞,快速反应机制不健全,违法滥用数据,特别是跨境违法活动治理困难,依法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4)结合材料,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该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保障信息安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