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我国一著名学者指出:“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这一思想的实质是
A.反对君主专制 | B.抨击封建统治 |
C.要求学以致用 | D.反对个人崇拜 |
有学者说:“后世儒家所着力申说的’义’和‘忠’,就是从‘尊尊’生发出来的;而‘仁’和‘孝’则是从‘亲亲’生发出来的。”儒家这一思想
A.是外儒内法的直接体现 | B.与宗法观念相通 |
C.体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 | D.受佛道思想影响 |
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说:“历史主要是研究人的,但是在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对历史具有同样意义……只有价值联系才使我们重视此一事件而忽视彼一事件……假使没有这种价值联系,那么我们对人类历史生活中的个别差别,将像对海上的波浪或风中的树叶那样漠不关心。”对此理解正确是()
A.历史研究是人对价值判断的主观体现 |
B.历史研究侧重事件对事件的价值联系 |
C.历史是探索发现孤立的个别事件 |
D.历史研究应以个人的活动为核心 |
学者们在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时,使用“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的()
A.30年代初 | B.40年代中期 |
C.70年代初 | D.80年代末 |
下表是“1850—1990年间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如果要补充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其发展态势应该是()
A.持续下降 | B.曲折发展 |
C.持续增长 | D.滞涨状态 |
1958年7月,《红旗》杂志报道,“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以供给制为主,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几个月后,原来宣传的许多优越性开始走向反面。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各阶层组合为一体与专业化分层背离 |
B.农民身份固定化与社会身份流动冲突 |
C.社会生活单一化与多样发展方向不符 |
D.公社忽视农民的生存需求和发展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