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引是中国古代盐铁官营制度的产物,它一身兼具“债”与“仓单”的所有性质与相关的“交易”特征,是历史悠久的“复杂货币”。明初规定:商人要获得盐引,需运粮到北方边疆,以粮换“引”,凭“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那么,明代这种政策引发了
| A.徽商的迅速崛起 | 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
| C.重农抑商的空前强化 | D.农商皆本思想的发展 |
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 )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
| 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
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的发展,要求突破农奴制的束缚,在思想领域具体表现在 ( )
| A.农民的骚动 | B.新思潮的涌动 | C.十二月党人起义 | D.克里米亚战争 |
导致下表中俄国经济状况的根源是 ( )
| 国别 项目 |
俄国 |
英国 |
德国 |
||||
| 生铁(19世纪中叶) |
26万吨 |
385万吨 |
|||||
| 铁路总长(1861年) |
1 500俄里 |
15 000俄里 |
10 000俄里
|
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
| A.继续保留农奴制 | B.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 |
| C.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 | 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 |
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 ()
| A.农奴从封建庄园逃到西伯利亚 | B.内河航运仍以人力为主 |
| C.农奴生活极端贫困 | D.俄国的工业生产比较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