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船所纪要》载,1920—1921年,该所为美国制造了四艘万吨轮船,分别是“官府”、“天朝”、“东方”、“震旦”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中国造船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明显的进步 |
B.“一战”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C.为美国所造的四艘万吨轮船带有中国文化元素 |
D.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措施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 |
20世纪初,到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给女儿的信中写道:“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信中的“政治改革运动”
A.首先爆发于上海 | B.使中国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
C.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 D.促进了中国人们的思想解放 |
学者王铁群说:“……至1913年底仅政治类的党团就达312个。人们熟知的毛泽东等在长沙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周恩来等在天津发起组织的觉悟社,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材料表明当时
A.国民享有一定的结社自由 | B.政党政治规范有序 |
C.马克思主义已经传人中国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人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推行 |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 D.英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
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1到图4所列文物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图1铁兵器 | B.图2陶罐 | C.图3青花瓷 | D.图4铜壶 |
西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商人地位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机构日益扩大 | B.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
C.文人社会地位提高 | D.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