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
| B.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
|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
| 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
鲁迅在谈到明清小说时指出:“小说的两大主流之一是讲世情。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据此可知,鲁迅认为明清小说()
①具有世俗性
②体现了时代特征
③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兴起
④描绘了人情世界的精彩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对表2的解读,正确的有()
表2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年)
| 时间 |
人口 (百万) |
粮食总产出(千吨) |
种植面积(百万公倾) |
粮食单产 (千克/公倾) |
|
| 粮食 |
全部作物 |
||||
| 1400 |
72 |
20520 |
19.8 |
24.7 |
1038 |
| 1650 |
123 |
35055 |
32.0 |
40.0 |
1095 |
| 1750 |
260 |
74100 |
48.0 |
60.0 |
1544 |
| 1820 |
381 |
108585 |
59.0 |
73.7 |
1840 |
①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
②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③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这时期农业的发展
④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
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通过史料发挥想象,作出合理推断。据表1推测最为合理的是()
表1宋代皇帝御赐神道碑额数量分布
| 北宋 |
南宋 |
||
| 皇帝 |
碑额数(人) |
皇帝 |
碑额数(人) |
| 宋仁宗 |
24 |
宋富宗 |
5 |
| 宋英宗 |
2 |
宋孝宗 |
4 |
| 宋神宗 |
6 |
宋宁宗 |
3 |
| 宋哲宗 |
14 |
宋理宗 |
2 |
| 宋徽宗 |
7 |
||
| 合计 |
53 |
合计 |
14 |
(注:御赐神道碑额是宋代皇帝对大臣的一种特殊褒奖方式。)
A. 北宋君臣关系可能较南宋和缓
B. 北宋冗官现象可能较南宋更严重
C. 南宋皇帝可能较北宋积极有为
D. 南宋的奖励可能较北宋更重物质
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认为,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 A.农村不受中央控制 | B.农村管理注重血缘关系 |
| C.农村实行村民自治 | D.农民有较大的自主权 |
1952年上演的戏剧《等待戈多》中的“戈多”,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嘛?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该作品创作风格属于()
|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印象主义 | D.后现代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