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我们通过张艺谋的影片《活着》中的片断“儿子想拿父亲的铁皮箱子交给街道干部去炼铁”,可以想到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大概是()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
C.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
D.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可用公式表述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1/4(资本增长)。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增长实际增长数据核算,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学技术增长+教育增长)。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①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中,劳动增长和资本增长的比率由较大到较小,科技和教育的比重增大
②重视科技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
③科技与教育逐步被摆在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
④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比较合理的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大家首次看到了“东方红l号”人造地球卫星模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请推测一下,这次博览会最早可能举行的时间是()
A.1980年 | B.1970年 | C.1990年 | D.1973年 |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我国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是()
①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③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中国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即在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②学者于宪法范周内在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刨作、批评、辩论的自由
③实施过程历经曲折④与二千多年前“百家争鸣”的背景相似()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