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
| 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 |
| 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 |
|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
1986年8月,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引发全国关注。当时外电报道:“中国沈阳,一项重大的实验:中国东北的沈阳城发生了‘地震’,‘超过八级的改革地震’。”破产事件为什么引起如此反响
| A.暴露了“大锅饭”体制的弊端 |
| B.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序幕 |
| C.打破了“姓社姓资”式的桎梏 |
| D.冲击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
1942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做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及其附件,规定了地主减租减息的基本原则;1950年中共中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主张减少地租,减轻利息,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匪和当地恶霸。土地政策的调整说明
| A.中共均采用了和平与渐进的方式进行土改 |
| B.国家通过强制的手段获得地主的土地 |
| C.国家制定土地政策的依据来自于国情 |
| D.中共均以缓和农村阶级矛盾作为土改目的 |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
|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
|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
|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属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
|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
|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
| D.试图消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滨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 B.义和团运动时期 |
| C.辛亥革命时期 |
|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