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

A.民族工业体系逐渐独立完整
B.纺织业成为最大的新式工业
C.近代工业形成对传统经济的绝对优势
D.主要工业部门民族资本超过外国资本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鸦片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揭贴、口号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显明的时代气息。下列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不符合史实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一五四运动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
C.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甲午战争
D.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

A.打开市场 B.传播宗教 C.倾销鸦片 D.输出资本

1865 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 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都受“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C.都受到民国政府的政策扶植 D.都受“中体西用”思想影响

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 B.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