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
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单位:公斤/年)
年份 |
原粮粮食 |
植物油 |
猪肉 |
1957年 |
203 |
2.4 |
5.1 |
1960年 |
163.5 |
1.85 |
1.55 |
出现上表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左”倾错误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
B.尚未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C.1957至1960年我国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D.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直接影响人民收入
《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所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
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
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撰文:“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书,以真理为归,真理所在,毫不旁顾。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下列有关该资料的说明正确的是
A.该文章可能发表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
B.冲决封建网罗成为追求理想世界的根本目标 |
C.毛泽东深受维新派的思想熏陶 |
D.中国共产党人的救国之路已日渐清晰 |
《井冈山土地法》颁布实施后,拥有边界土地总数60%以上的地主阶级被消灭,而过去没有或者很少占有土地的贫农占有了土地总数的28.26%,中农、贫农所占有的土地总数达到85.34%。由此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 |
B.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
C.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消灭 |
D.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合于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