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水稻中一个矮杆粳稻和一个高杆糯稻品种分别作以下检查:各取其花粉样品,滴一滴碘液,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矮杆粳稻的花粉全部被染成蓝黑色,高杆糯稻的花粉全部被染成红褐色。以这两个品种的水稻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①F1全部为粳稻
②F1种下去全部长成高杆
③F1抽穗开花,取其花粉样品,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约1/2花粉被染成蓝黑色,1/2被染成红褐色。
④F2约3/4为粳稻,1/4为糯稻
⑤F2种下后,不管粳稻还是糯稻,长成的植株都约有3/4高杆,1/4矮杆
⑥检查F2部分矮杆植株的花粉,发现有些花粉被染成红褐色
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
⑴上述杂交实验中,亲本矮杆粳稻和高杆糯稻的基因型分别为                      。(茎的高度由A—a控制,粳稻、糯稻由B—b控制)
⑵解释在F1中花粉被碘液染色后两种颜色比例呈1:1的原因                          
⑶F2中矮秆且花粉全部被染成红褐色的植株基因型为            ,在F2中所占比例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Ⅰ型糖原贮积症(GSDl a)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一种酶缺陷,使细胞中的糖原不能分解而大量蓄积。
(1)正常人细胞中,葡萄糖除了合成糖原之外,其它去向还有
(2)GSDl a患者空腹时,胰高血糖素浓度较正常人要
(3)有的GSDl a患者智力低下,这是由于长期低血糖而使,影响了脑的发育。
(4)下图是一个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甲病的基因以A或a表示,GSDl a基因以B或b表示,两对基因自由组合。Ⅰ3和Ⅰ4不携带有GSDl a基因。请分析回答

①GSDl a的遗传方式是
②Ⅰ1和Ⅰ2表现正常,但生出患有GSDl aⅡ7,这是(在“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中选择)的结果。
③Ⅲ13的基因型是。若不考虑基因突变,Ⅲ12和Ⅲ13结婚,生出既患甲病又患GSDl a子女的概率是

缺镁会导致植物光合能力下降。观测不同镁条件下龙眼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见下图。据图回答:

图 1图2
(1)用______方法将叶绿体色素分离,发现缺镁组龙眼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显著______,这直接影响了龙眼对光能的吸收,特别是对_____光的吸收减弱。
(2)对照组的气孔相对开度高于缺镁组,但其细胞间的CO2浓度却较低,说明缺镁组龙眼对CO2的_______能力降低。
(3)缺镁导致龙眼产量降低,除了与光合速率降低有关,还与______升高有关。A点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B点限制光合速率升高的内部因素有_______。800μmol.m-2.s-1光照强度下缺镁组龙眼的真实光合速率约为(用CO2吸收量表示)________。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下图一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图二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鱼的抗冻蛋白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其中①—④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相关步骤,Ⅰ、Ⅱ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请据图作答:

(1)获取鱼的抗冻蛋白基因途径主要有。为了在番茄中获得抗冻蛋白必须将抗冻蛋白基因连接在质粒中的之后 。图中③、④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番茄组织细胞的过程。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用一种或者多种限制酶进行切割。该酶的特点。在此实例中,应该选用限制酶切割。
(3)要利用培养基筛选出已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Ⅰ中含有作为标记基因。
(4)研究人员通常采用法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通常采用________技术,在分子水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形成了相应的蛋白质。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是不经过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3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理由是
(2)培养基中氮源是,这种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培养基,目的是只允许能合成的微生物生长,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
(3)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法进行接种。
(4)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使指示剂变红色,而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法。

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Ⅰ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Ⅱ号染色体上有粉红眼基因r,Ⅲ号染色体上有黑体基因e,短腿基因t位置不明。现有一雌性黑体粉红眼短腿(eerrtt)果蝇与雄性纯合野生型(显性)果蝇杂交,再让F1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如下表(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


野生

只有
黑体
只有粉红眼
只有
短腿
黑体粉红眼
粉红眼短腿
黑体
短腿
黑体粉红眼短腿
雄性
25
26
25
27
27
23
26
25
雌性
26
24
28
25
26
25
25
24

(1)果蝇的体色与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号染色体上。若让F1雌性个体进行测交,与上表比较,子代性状及分离比(会/不会)发生改变。
(2)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E)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3/16,则这两只果蝇共有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基因型不同的组合分别是
(3)假如果蝇卷翅基因A是Ⅲ号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若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研究者又发现了Ⅲ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甲。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上升/下降/不变)。

(4)欲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Ⅲ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以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通过杂交实验(不考虑其他变异)来完成:让“平衡致死系”果蝇乙(♀)与待检野生型果蝇丙(♂)杂交;从F1中选出卷翅果蝇,雌雄卷翅果蝇随机交配;观察统计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②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