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
| B.如果要测定②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
| C.若图中④为对照实验,则其中应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 |
| D.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 |
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机取样 |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
|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
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
| B.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 |
| C.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4种叶绿体色素 |
| D.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不能吸收光能 |
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 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 | 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 |
| 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 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 |
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糖蛋白 | B.磷脂 | C.脂质 | D.糖脂 |
科学家在研究家蚕丝腺细胞亚显微结构时,取得这样的数据:粗面型内质网的含量为N时,蚕丝产量为P,粗面型内质网含量为2N时,蚕丝产量为1.5P;粗面型内质网含量为3N时,蚕丝产量为2P。研究结果表明,凡高产品种,丝腺细胞中粗面型内质网特别发达,以上事实说明 ( )
| A.蛋白质在粗面型内质网上合成 |
| B.蛋白质在核糖体里合成 |
| C.粗面型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分泌有关 |
| D.高尔基体与蛋白质分泌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