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科学家新研发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涉及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
B.经酶A处理后的I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
C.若供体DNA提供了prG基因(无限增殖调控基因),则该过程中的Ⅱ是已免疫的B细胞 |
D.通过检测和筛选得到的Ⅲ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
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 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
A.0 | B.106 kJ | C.2×106 kJ | D.106~2×106 kJ |
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效应B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③④⑤⑥ |
C.②③④⑥ | D.①②③④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 |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
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
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
下列关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
B.人的作用突出,能量流动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
C.有机物基本保持在系统内部,可以实现物质循环的自给自足 |
D.容易受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 000 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 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 |
B.一段时间内酵母菌![]() |
C.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
D.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