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 |
| B.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
| C.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
| D.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
如下图实验,甲、乙、丙切去顶芽,丁顶芽不切除。将切下的乙顶芽立即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丙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图示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 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 | B.丁中4号芽较5号芽优先生长 |
| C.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 D.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 |
如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A具有最大值 |
|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
| C.只有当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
| 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
下列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乙烯 | B.吲哚乙酸 | C.生长素 | D.2,4—D |
2013年3月29日,在国家流感中心病毒实验室里,首次从患者的样本中分离出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由于该病毒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结果该病毒与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的能力有所增强。根据上述情况,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产生的变异是碱基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
| B.“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更容易被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糖蛋白识别 |
| C.“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将产生5种碱基 |
| D.“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易被浆细胞识别产生体液免疫 |
新生儿出生后保留其脐带血,是因为脐带血内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它不仅能够增殖分化成红细胞,还可以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参与人体免疫调节。下列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mRNA发生了改变 |
| B.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消灭抗原 |
| C.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