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
| 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
| 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 D.④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
| 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环境、分解者 |
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生 产者——绿色植物 |
| D.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 |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
|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
|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
|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
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 A.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 |
| 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物种的维持 |
| 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物种的保持是有利的 |
| D.自然界中物种间的捕食对一个物种有利,但会使另一物种消失 |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 m~3 800 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在-200 m~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 A.W1>10W2 | B.W1>5W2 | C.W1<10W2 | D.W1<5W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