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某城镇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表:
年份(年) |
常住总人口(万) |
外来人口(万) |
人口年龄构成(%) |
||
0-14岁 |
15-64岁 |
>65岁 |
|||
2000 |
42 |
2.3 |
19.0 |
72.6 |
8.4 |
2010 |
46.8 |
6.9 |
11.5 |
78.2 |
10.3 |
该城镇2000年至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显示
A.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导致常住人口总数上升 |
B.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
C.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受外来人口增加的影响 |
D.家庭抚养少儿的负担加重 |
以下产业有可能促使该城镇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是
A.电子装配业 | B.汽车制造业 | C.金融服务业 | D.文化创意产业 |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该图为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
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 B.暖冬频繁 | C.海平面下降 |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
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4-5题。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a、b、c、d四处的洋流和海水的性质是
A.a处为暖流 | B.b处为寒流 | C.c处为暖流 | D.d处为寒流 |
关于北纬60°大陆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不同,日较差相同 |
B.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 |
C.濒临海洋不同,通航状况相同 |
D.洋流性质不同,大气环流形式相同 |
根据以下甲、乙两幅图,回答1-2题。甲乙两图中,天气较晴暖的是
A.②、④和a、b | B.①、④和a、d |
C.②、③和c、d | D.①、④和c、d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 |
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 |
C.甲图中④地为了受暖气团控制 |
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
中国文化发展对人口变化产生很大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 B.从少生优生到多子多福 |
C.从男女平等到重男轻女 | D.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