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目前中国是世界番薯种植第一大国,番薯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番薯也成为平衡膳食结构,促进人们健康长寿的营养食物。
资料一 番薯在明朝中期从美洲引入我国,并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番薯耐旱抗涝,亩产 可达三千公斤以上,是我国明清以来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料二 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攻关项目,2004年实现了亩产800公斤,2011年实现了亩产900公斤,计划在2020年实现亩产1000公斤。
资料三国家粮食局局长称,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达到600亿公斤以上,足可以养活两亿人口。
结合上述资料,说明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8分)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图中,陡崖出现在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3)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
性。
湖南省位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下图为湖南省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简要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湖南省河湖众多、湿地广布,对生态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请你谈一谈湿地有哪些主要功能?(至少回答两点)
(3)自然环境对城市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试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
(4)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到20世纪末,洞庭湖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和_____。
读下列资料及图,回答问题。
资料一:据《太原晚报》2008年2月20日报道:近年来,作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昔日的“黑色”产业正向“绿色”转型,一个规模化开发、循环利用和深度利用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1)为了加快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见上图)。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并说明理由。
(2)山西省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长期产业结构十分单一,而且经济效益低下、环境问题突出。近年来山西省利用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结合鲁尔区的改造经验,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资料二:我国黄河流域图
(3)黄河上中游地区是我国“西电东送”的主要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对黄河流域上中游水电的大力开发,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你持何种意见?请简述理由。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其原因是受______的影响。
(2)有关图示河流的描述,可信的是_____(多选,填正确选项字母)。
A.河上有时漂浮着直径二、三米的大圆叶 | B.含沙量很大 |
C.发源于西部高大山系,流经平原地区 | D.流量季节变化大 |
E.其河口海域变成了“淡水海” F.流域降水量少
(3)该流域当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中,约50%来自本地蒸发和蒸腾,另外50%的水汽来自_______(海洋名称)。
(4)近年来,该流域平原某些地区的降水量减少(约减少20%),其主要原因是?降水量虽然减少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主要原因是?
(5)若本区植被遭到破坏,对全球环境将产生哪些影响?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左图为贵州省简图,右图为贵阳市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20、图21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乌江水位季节变化(大/小),其原因为
;上游河段落差较(大/小)
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贵州省目前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
(2)分析回答石漠化对贵州省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贵州省是我国主要食辣省份之一,其辣椒生产规模和加工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按加工层次,辣椒加工业划分为以干辣椒制作、油辣椒生产为主的初级加工和以辣椒红色素提取、辣椒碱研发、生物制药为主的深加工。
(3)贵州省发展辣椒加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有,其中初级加工层次的布局指向是
,深加工的布局指向是
近年来,贵州各地在“多彩贵州”整体品牌引领下,抓住自身的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色的旅游品牌。
下图是瓮安县两个不同时期工矿业生产示意图。
(4)瓮安县实现工矿业生产转变的主要途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