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 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可见,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地点, 同一季节并非同时始终。而且,并非到处都有四季。据此并读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显示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
A.兰州与西安 | B.呼和浩特与银川 |
C.济南与太原 | D.天津与石家庄 |
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对其解释合理的是
A.距海远,海拔低,风力小 | B.地势平坦,空气质量优良 |
C.地形较封闭,云量小,日照强 | D.植被覆盖度低,温差变化小 |
乙区域在七月的候温应
A.低于 10℃ | B.12℃左右 | C.接近 15℃ | D.16℃-22℃ |
图为“我国某市支柱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在Ⅰ阶段
A.工业布局在原料产地 | B.生产技术条件要求高 |
C.企业专业分工程度高 | D.工厂近市场 |
与Ⅱ阶段相比,Ⅲ阶段的新变化是
A.对原料的需求增多 | B.科研费用提高 |
C.企业工人多,规模大 | D.对交通通达度要求降低 |
广西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发展了氧化铝和电解铝工业,这将会吸引铝电缆、铝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工业在此集聚。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电解铝工业属于
A.原料指向型 | B.动力指向型 |
C.科技指向型 | D.劳动力指向型 |
这些企业在此集聚的目的是
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础 | B.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 |
C.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 | D.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 |
图表示某城市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 B.气候优越 | C.距城区近 | D.水源充足 |
阶段II鲜花和蔬菜销售方向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 B.城市人口的减少 |
C.便捷的交通和保鲜技术 | D.农产品过剩 |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 B.水源 | C.地形 | D.土壤 |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 B.鱼塘 | C.果园 | D.菜地花圃 |
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 B.科技 | C.气候 | D.市场 |
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总人口增加 |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
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
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 B.交通通达度高 |
C.都近工业区 | D.位于住宅区内 |
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不是因为
A.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
C.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 D.接近原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