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亚洲东部部分区域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某时的海平面气压及天气系统图。
(1)据图指出我国境内将遭受暴雨影响的地区。
(2)列举上述地区暴雨需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
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能缓解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工程是________(填序号),该工程线路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造成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
(2)西电东送工程是________(填序号),该工程中线方案将电能输往________,对电能输入地的有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
(3)图②是________工程,该工程对西部的有影响主要有________。
该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人口、生活能源、荒漠化关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使关联图成立。
①耕地生产力下降②草场退化③平均收入减少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为缓解该地区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针对图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请你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某工业城市拟在适当的位置新建化工厂、自来水厂、钢铁厂、水泥厂,请根据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同时考虑对环境的保护,选择合适的区位,布局相关企业。
(1)化工厂宜布局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
(2)自来水厂宜布局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
(3)钢铁厂宜布局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
(4)水泥厂宜布局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商业和制造业也随之向外扩散,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 (双选)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________水平。
(4)由图甲和图乙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各自特点,填入下表:
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 |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________趋势。
(2)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_城和________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和入海口处,原因是此处________。
(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