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可靠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A |
分别测定0.1mol/LNa2CO3和苯酚钠溶液的pH |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
酸性:苯酚>碳酸 |
B |
向无色溶液A中加入稀硫酸 |
产生淡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
A中含S2O32-离子 |
C |
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Zn |
锌表面附着红色物质;产生无色气体 |
氧化性:Cu2+>H+ |
D |
向0.01mol/L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
先出现黄色沉淀 |
溶解出Ag+的能力:AgCl > AgI |
自然界中的CaF2又称萤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固体,属于典型的离子晶体。下列一定能说明CaF2是离子晶体的实验是
A.CaF2难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性极弱 |
B.CaF2的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 |
C.CaF2固体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
D.CaF2在有机溶剂(如苯)中的溶解度极小 |
白磷在高压下隔绝空气加热后急速冷却,可得钢灰色固体——黑磷,其转化过程如下:白磷黑磷,黑磷性质稳定,结构与石墨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黑磷与白磷互为同位素 | B.黑磷能导电 |
C.白磷转化为黑磷是物理变化 | D.黑磷能在空气中自燃 |
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合作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且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关于K3C60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A.K3C60中只含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
B.1 mol K3C60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63×6.02×1023个 |
C.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
D.该物质的化学式可定为KC20 |
有下列五种说法:①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②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③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④离子化合物中不能存在共价键;⑤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