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19日人民网评:拿什么拯救你,地下水污染?据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读“某市平原区地下水等埋深线圈”(埋深即埋藏深度,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据甲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河流B处南岸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B.河流B处北岸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C.A、C两点之间地下水埋深差(H)的范围是35≤H<40
D.A、C两点之间地下水埋深差(H)的范围是25≤H<30乙图中地下水的流向正确的是
A.由水厂流向居民区 | B.由污染严重工业流向水厂 |
C.由城市南部流向北部 | D.由城市东部流向西部 |
塔里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下图中图1为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示意图,图2为该区域某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题。
图1图2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 B.水源 | C.气候 | D.交通线 |
图2甲乙丙丁四地中,绿洲应分布在(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据英国《每日邮报》2008年9月1日报道,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结合下图回答题。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题。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③① | C.④③①② | D.③④②① |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 B.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
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 D.资源 |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容量就是人口容量 |
B.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 |
C.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
D.人口的合理容量就是目前世界上的人口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