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完成下题
| 地点 时间 |
当日 |
次日 |
||
| 日出 |
日落 |
日出 |
日落 |
|
| ① |
9:00 |
23:00 |
8:58 |
23:02 |
| ② |
7:19 |
18:41 |
7:20 |
18:40 |
| ③ |
5:40 |
18:48 |
5:39 |
18:49 |
三地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③① | D.③②① |
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
|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 |
| 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 | 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络状分布 |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21~23题。
![]() |
中国 |
美国 |
澳大利亚 |
法国 |
世界平均 |
| 人均水资源 拥有量(m2) |
2200 |
8952 |
18245 |
3357 |
8 900 |
| 每万元GDP 耗水量(m3) |
5045 |
514 |
387 |
288 |
1 344 |
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
|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
|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
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
|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 D.水污染严重 |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 B.控制城市规模 |
|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D.优先发展工业 |
读“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回答18~20题。
图中因素对耕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是
| A.①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下列地形区中,①因素表现最明显的是
| A.江南丘陵 | B.四川盆地 | C.青藏高原 | D.黄土高原 |
到2010年,我国将通过开发整理土地补充耕地274万公顷。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补充耕地目的的是
| A.整理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 | B.复垦工矿废弃地 |
| C.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 | D.在低湿涝洼地开挖鱼塘 |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5~17题。
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降水少 | B.气温低 | C.蒸发快 | D.用水多 |
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的是
①大气降水补给②地下水补给③冰雪融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读下图,叙述正确的为
| A.图①湖水的输出形式为蒸发,这类湖多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
| B.图①为咸水湖 |
| C.图②类型的湖多分布在内流区域 |
| D.青海湖是图②类型湖的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