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经常用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右图回答下题。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则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丙丁 |
C.丙甲乙丁 | D.丁甲乙丙 |
若该示意图表示“低纬地区大气环流圈”,则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的是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
关于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下图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四地人口潜力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②① |
C.②①③④ | D.④③②① |
影响图中各地人口潜力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①地区人口潜力主要的因素是自然条件优越 |
B.影响②地区人口潜力主要的因素是消费水平高 |
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
D.④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矿产资源 |
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 (水深不小于1 000 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板块碰撞 | B.板块张裂 |
C.岩浆活动 | D.变质作用 |
若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下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a)图中
A.①比②风速小 | B.①比③云量大 |
C.②比④气压低 | D.②比③气温高 |
(b)图关于④地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未来24小时内天气晴朗 |
B.未来4小时风力加大,出现阴雨天气 |
C.傍晚时分风力加大,出现阴雨天气 |
D.夜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下图表示北京某年12月28日和29日PM2.5浓度走势。28日晚至29日中午北京出现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两日的PM2.5 浓度
A.最高值出现在29日18--20时 |
B.最低值与午后强对流天气明显对应 |
C.变化原因是暖锋过境致污染物沉降 |
D.峰值与上下班高峰时段有相关性 |
雾霾是北京“城市病”的表现之一。关于北京雾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多风,华北南部地区的重工业排放物是主要污染源 |
B.秋季受副高控制,工业生产及尾气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 |
C.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是防治雾霾的主要途径 |
D.加强空气污染监测,及时预报,可有效防止雾霾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