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东部许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读下列气温垂直分布图,其中最有利于雾霾天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况是:
易于雾霾天气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A.雨雪天气 | B.尘埃颗粒多 | C.冷空气过境 | D.暖空气过境 |
我国东部大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主要是:
A.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显著 |
B.汽车数量增长迅速、尾气污染严重 |
C.产业密集、余热排放量大 |
D.大量使用空调、排放废气多 |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2回答3~4题。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 |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
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
2009——2010年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寒潮不断,连连创低温记录。山西作为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在保证我国北方冬季煤炭供应中起了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山西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由以输出原煤为主转向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图1为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该地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关于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图4为地球表面任一大圆,O为球心,AB为大圆上四分之一圆弧。据此回答9—11题。若AB线位于同一经线圈,2010年元旦时,A为太阳直射点,则()
A.A与B的纬度值互余
B.A、B纬度值相等
C.B正值极夜现象
D.A、B在同一经线上若AB线位于75°N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A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B点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
B.A点的地方时为12时 |
C.A点的太阳高度为8.5° |
D.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6.5° |
若AB位于以地球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的两条日期分界线上,B点为180°,则()
A.新旧两天比为1:3 | B.A点的经度为0° |
C.北京时间为14时 | D.伦敦此时旗杆影子朝东 |
图3是冬至日时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6—8题。
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hPa)图3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 D.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
该经线最可能穿过下列哪个地区()
A.非洲东部 | B.巴西高原 | C.阿拉斯加 | D.内蒙古高原 |
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说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潮的影响 |
B.曲线①和曲线②在北半球中纬度呈正相关关系 |
C.这一天,曲线②在北半球达到最高值 |
D.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
图2为某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示意图,数值表示每英亩40英寸土层中有机质的吨数。据此回答3—5题。图2中①到②和①到③两个方向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分别与下列哪组要素关系最密切()
A.植被、气温 |
B.地形、地貌 |
C.气温、降水 |
D.人类活动、气候 |
目前②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土地沙漠化——过度开垦 |
B.土壤肥力下降——机械化过程 |
C.酸雨危害——石油消耗量大 |
D.盐碱化——不合理灌溉 |
能够监测图中各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 B.GIS | C.RS | D.GIS和RS |